失效的传统零售3板斧

我想问大家一下,现在的实体零售是越来越好做,还是越来越难做?相信大多数人会回答越来越难做。客户返店率低、返店周期变长,年轻的不来,年纪大的在流失,房租成本越来越高、电商、微商,社交零售等新物种持续在冲击传统零售。

其实,不光是你,就连家乐福、大润发也分别被苏宁收购、阿里收购,沃尔玛近年也宣布关店269家。这样看来,零售业的日子貌似都不太好过。

归结原因,你过去的成功范式,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本次,喻旭就来给大家分享《失效的传统零售3板斧》

传统零售有3板斧:

1板斧,叫做:坐店等客,因为成功经验告诉我们,生意好靠“地段、地段、地段”,有了好地段,客流会自动上门。如果把卖货比作钓鱼,过去经验是,你死守一个鱼塘就行,鱼会自动上钩。

可如今,消费者所在的鱼塘,不止一个,一个鱼塘的鱼已无法满足生存需要。一个关键原因:客流在线化,碎片化。

这里呢,我们把客户的购买分成:购买前的信息交互过程、购买中的支付交易过程、以及购买后的商品交付过程,3个步骤。以前,这3个步骤统一在门店里完成,而如今,信息交互多元化,交易数字化、交付过程也从到店变成了到家,他们都不在一处完成,割裂了、碎片了,于是,你需要“全场景去获客”,没错,是“全场景去获客”,而不是死死的守在店里,等客上门。

一句话:“坐店等客,只会越坐越死,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哪里,你的钱就在哪里”;

2板斧,叫做:销售猛推,客户进到店里,我们的导购人员会说服客户如何选择,因为过去信息不对称,消费决策没有“评价”、“销量”等因素参考,只能依据销售人员的话来做决策,于是,滚瓜烂熟的销售话术是决定客户是否购买的关键,你回忆下药店、沃尔玛、大润发超市里的日化区,是不是这样呢?

而如今客户的购买往往事先准备好,购物前或购物中,会借助互联网或朋友推荐,进行信息收集,于是决策过程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导购,说得直接点,消费者不信任我们的现场销售。

客户不信任现场销售,那又信谁呢?

他们,信网络评价吗?信商品销量吗?这块造假度太高,可信度在下降。现在,他们又找到了新的信任代理,是KOL,即,关键意见领袖,比如:网红、播主;他们信:KOC,即关键意见消费者,比如:小区便利店老板、小区宝妈、甚至广场舞大妈。这些人在身边,看得到,信他们。

一句话:“销售猛推,只会赶走客人。客户信谁,就让谁来带货。”

3板斧,叫做:降价促销。曾几何时,“价格低”是消费决策的关键要素,甚至是第一决策要素,产品同质化年代,价格战是获客的法宝。而如今,价格这第一决策排位,不仅让位给“便利、快捷”服务要素,更是让位给了“情怀”“参与”“价值共鸣”等人文要素。

京东送货快服务好,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比天猫、苏宁平台更多的商品费用;江小白,一瓶带有情怀的酒,感动无数年轻人,同比相同容量的酒水,价格高出20%,照样大卖;

如今,消费者钱袋子鼓了,性价比不再是消费第一考虑,消费体验的有趣和情感共鸣逐渐成为主流需求,商业细分行业不再是销售物质或提供服务,而是销售文化认同,并提供情感体验。

商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“功能型因素”,更需要提供尖叫的服务、自带人格、价值观,也就是,满足用户的“服务型、体验型、情感型因素”。

以上,喻旭给大家介绍了传统零售3板斧,“坐店等客、销售猛推、降价促销”已然失效。

关注:喻旭 公众号关注:喻旭 个人号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