喻旭:理清商业规划整体架构(第1期)

你好,我是喻旭,一个做了18年商业规划的家伙。与清华大学合作出了两本书《新零售落地画布》、《企业数字化转型》。

一、课题背景

又是一天早上的8点,和往常一样站在公司楼道窗前抽上两根烟,思考写作选题。这和我固定习惯有关,每天起得比小孩早,早上早餐后点上两根烟,因为一根烟的时间不足以点燃思绪,而到了晚上会小酌1两白酒,睡前预留1.5小时阅读,1周读两本书,一本人文社科类书籍,一本商业赚钱的书籍,一静一动的两类书,让人的视野和行为更加平衡,另外 每周末写一篇文章。关于抽烟喝酒的问题,旁人看来不是啥好习惯,而我却将他们视为点燃思绪的触媒。有了烟酒的催化,阅读、思考与写作的时候,其深度是截然不同的。这不,眼下的命题是“我是如何做商业规划的?”我想把它作为连载,发布在我的公众号上,虽然是片段时间写的,但我尽可能将其系统化。

二、纸媒与电媒

这里值得强调的是,关于命题的输出形式,我选择文字写作而不是视频拍摄,将我20来围绕商业规划的内化知识与能力,用一个一个字码出来。那为什么是写,而不是视频呢?尽管后者更加迎合当下人的学习习惯。但我想两种调性不同,写作调性是严肃的,而视频是躁动甚至肤浅至死的。

文字对象和视频对象,面对两类人群的学习场景不同,对内容最大化理解也不同。用视频固然简单,轻松说说这些年干了些啥,但我想这种嚼碎了喂到读者嘴边的内容,不是细磨的内容,而好的学习形式,一定是读者将作者内容作为触媒,自己咀嚼和消化,而不是由作者直接送到胃里,我想视频是难以做到的。我可不想这么惯着他们,对他们不好,于是,我还是选择枯燥的文字。

三、选题

关于命题,首先要搞清楚定义,这是万事的开头,你看各类经典的书籍都是先拿牛津字典、维基百科、说文解字、新华字典,给出命题的定义,搞清楚你要做的到底是什么?!我现在定义的对象是“商业”和“规划”,由于我没那么多时间去查阅这些书籍,我暂且只能借助个人的经验,等哪天有幸出书了,我再去查阅验证下我的经验假设。

厘清商业与营销

先说商业,在我思维中打架的另一个词是“营销”,我这些年到底在做商业规划还是营销规划。我在个人抬头命名的时候,多次调整,喻旭到底是谁?商业规划导师?营销规划导师?说实话,我只能知道自己做的肯定不是工业,一定是商业,而大众思维的惯性理解,商业规划就是营销规划,现在想想,两者有很大不同。

先说营销,现在人的理解有很多误差,更多理解为做渠道、做传播。这是由很多企业已经走完了0-1阶段,也就是完成了客户价值的研发过程,说人话就是完成了市场定位、人群定位、产品定位、产品规划与定价环节,而营销仅仅充当价值的放大器,将价值传递与交付到客户手中,也就是渠道和传播的范畴。

在我接的很多营销规划里,很多都是这类,比如:我操盘的溜溜梅,就是如何借助天猫卖货,我操盘的伊莎莱窗帘,就是如何用全渠道卖货,我在给苹果、惠普、东芝、蒙牛、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等企业高校上课,名义上讲数字营销,其实就是讲如何借助新媒体、新渠道卖货。但完整的营销应包含定位、品牌、产品、价格、渠道和传播过程,所以,现在人说的营销应该叫推广才准确。

那么,问题又来了,这些年我做的首都机场、大兴机场的商业体规划、中粮平台、白马平台的规划,里面涵盖了商业的整体定位、商业未来5年发展规划、商业增收模式设计,IT系统的设计、运营体系设计、组织体系的设计,这些貌似又超越了营销,你也不能说是战略规划、也不能说是组织规划,于是我想用“商业规划”来概括,才显得合适,这也是本次命题命名的来源。

厘清规划与策划

另外说“规划”,与它打架的另一个词是“策划”,我一直不叫自己策划人,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够格,这是我思维方式决定的,我不是策划人思维,我认为策划思维的核心是“发散创新”,想点子,而我的背景是计算机、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一共7年的学科背景,再加上8年IT背景,12年咨询业背景,我的思维较为固化,因为项目需要的发散思考,比较勉强,我脑袋里条框太多。

你可能问,做咨询怎么思维会固化呢?实话告诉你,因为IT和咨询本质相似,都是机械主义思维,线性逻辑。要不为什么客户问麦肯锡公司:“你们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小伙子咨询顾问,凭借什么帮我们500强公司做战略规划?”答复道:“我们有方法论”,方法论本质就是机械主义、框架主义、经验主义。毕业2、3年的小伙子拿着框架,输入、输出,一步步推导,这不是机械是是什么呢?这和工厂的工人,在标准化流水线上作业有多大区别呢?

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很适合做IT、做咨询这类业务,因为我们从教育开始就是这类千篇一律的机械模式,“学遍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培养了一堆机械思维人才,教育工厂输出了一堆适应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机械思维人才,千篇一律。这也是中国难出国际品牌的原因,中国没有乔布斯,中国没有马斯克、中国没有Chatgpt,我们缺少这类发散创新,天马行空的人才。

再说得根本一点的原因,《中国社会中的宗教》的读后启示是中国儒教和道教文化带来的弊端,一切答案疑问孔子和老子都告诉你了,甚至连命都是天定的,你还能定什么?你对各种不公的解释只能怪天和怪命,最后仅剩的那一点质疑、批判甚至怨愤,被“宗教式的过年仪式与传说”抹得一干二净。那么,中国人哪里还有质疑和批判精神呢?

哈耶克在其《通往奴役之路》里就描述了约束与开放的结果,他从社会学、政治学角度描述了计划(约束性、机械性)与市场(开放性、自由性),前者确实能带来高效率,但难出乔布斯。所以,过于约束与机械的结果是什么?书名就告你了!

所以,你看懂了吗?策划是开放与创新,需要质疑、批判的思维与精神,从不同视角提出新的主张,请问我们自己的人生,我们公司的品牌有什么个性主张呢? 除了循规蹈矩、条条框框,还有什么呢?

起码,我知道就在此时此刻,我肯定不是策划人,我有自知之明。我只是秉持机械主义的规划人。可能你会问,规划就没有策划属性吗?这个,我们就不去纠结了,这样做没意义,有点钻牛角尖啦!“规划”这个词在这里就是象征符号,指代机械思维,走出了我的文章,可能就失效,只是为了方便厘清两类思维的区别,至于用什么虚名就不重要啦。

四、商业规划的条框

于是,我给本次命题的定义是“商业规划”,接下来看看本次命题的条条框框,我后续的写作,就按这个条框展开。这个条框是国际通用的,从顶层设计、业务设计、IT设计、组织设计,4个层次,这个框框给我快速提供思考框架,我没勇气更没能力去打破,就先用着吧。你会发现每个条框下还有二级条框。层层分解,囚笼一般。

1、顶层设计

(1)如何设计战略愿景、目标、蓝图与路径?

(2)如何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?

2、IP设计与传播

(1)品牌IP如何定位+定调+传递?

(2)如何建立IP矩阵,汇聚粉丝?

(3)如何通过短视频、直播打造IP势能?

3、全渠道销售

(1)如何搭建渠道销售矩阵?

(2)各大销售平台的高效带货方法?

4、用户运营

(1)如何布局全触点,实现有效拉新?

(2)私域用户如何促活、留存和转化?

5、IT设计

(1)如何实现业务技术化?

(2)如何系统规划?

6、组织变革

(1)数字时代的敏捷组织如何构建?

(2)如何疏通变革阻力,顺利落地创新项目?

以上是1.0版本的框架构建,我将按这个框架,产出系列文章。按照敏捷迭代思维,在后续文章中在优化,可能会对某个命题进一步展开为好几期文章。我尽可能内观自身,将自己的经验显化出来。我们拭目以待。

最后,引用1000多年前的《沉思录》的一句话,勉励前行中的我们:

《沉思录》:

“一方面,我们能强健地承受生活之困,另一方面我们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,这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、不可战胜的灵魂人的标志。”

喻旭∣数字商业导师

关注:喻旭 公众号关注:喻旭 个人号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