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集 | 数字化转型,各部门都有什么“小心思”?

导读:经历上次两天培训后,王总对数字化转型有了基础认知,但是要规划出一份公司数字化方案仍有一段距离。于是他想到了老同学…

向学霸同学请教

“老于,晚上有空吗?好久没聚了,晚上坐坐?”

于同学是个学霸,大学期间读了三个学位—计算机技术、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。他毕业后,选择电子商务方向。这一干就是18年,从IT到互联网运营,再到数字化咨询他都有所涉猎,硬是把自身所学发挥到极致。

老王和老于,来到咖啡馆。老王把整个项目的经过向老于做了介绍。

“是的,你们张董说得没错,数字化转型,数字只是个手段,目的是解决当下的‘增收’问题。而你觉得‘增收’靠什么呢?”老于问道。

“说实话,我们公司是一家传统企业,目前增收主要依靠线下渠道,自营和经销为主,经销商赚到钱,我们就能赚到钱。”王总回答。

“那么你觉得现在经销商,赚钱能力怎么样?”老于问道。

“别提了,经营都很困难,这两年60多家经销家退出了我们的体系。”王总答道。

“那你知道,它们是哪里做得不对,导致经营困难呢?”老于问道。

“这个嘛,说实话,我也不太清楚,我们以前只关注产品设计和渠道拓展工作,至于它们应该怎么卖,一直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。”王总答道。

“那么,现在离开谁都活不了,你们成了‘命运共同体’。我送你一个当前很热的词汇,叫作“赋能’,你需要为它们赋能,帮助它们改善经营。这也是一种‘利他’思维,经销商活得好,你们才能活得好,形成标杆,未来才会有更多经销商加盟。”老于答道。

“赋能,这个有点儿意思。”

“是的,前提是你要知道它们需要什么?哪些方面能帮到它们?所以你需要先调研,了解它们的痛点。”老于说道。后续,王总按照老于的指引,开启了调研工作。

围绕“赋能”展开调研

经过一周时间,王总带领的团队收回调研问卷50份,并且针对大、中、小体量的渠道走访调研了10家。这次收集了各种大家反馈的问题,有店铺运营的、团队管理的、营销推广的,也有厂家支持的。
回到公司,王总和团队一早就开始进入方案规划环节。“接下来,请小李将我们这些天收集的各类问题整理一下,按团队管理、店铺运营、系统IT、产品供应、市场推广几个方面展开。我们需要知道大家反映的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。然后,针对这些问题开一个研讨会,大家一起商量下问题的解决方案。给你一天整理时间,明早9:00我们开会。”王总说道。
小李根据王总指示,快速地整理着这些天的调研内容。第二天一早,大家如期入会。小李将整理的调研内容,打印后发给每位同事阅读。
“小李,感谢你的梳理。这些业务问题,我们需要给出解决思路。我想未来方案的落地,一部分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完成,而一部分可以由IT系统协助完成。邀请两家我们之前陆续沟通过的IT供应商过来,看能否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思路。
接下来,报告撰写,和我们以往写的规划框架一样。调研部分、方案部分、实施部分、预算部分。我们分一下工:小李,调研部分还是交给你;方案部分由小天负责,这个是重点,我们一会就方案再重点讨论下;另外,关于实施和预算部分,请小刘邀请供应商过来,让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和报价…”

各部门的“小心思”

不知不觉,又一周过去,王总带领团队整理出了一份逻辑严密、有理有据的规划报告。很快,项目委员会进入第三次会议,大家带着很高的期望,来听王总过去两周工作成果的汇报。
市场部王总说道:“这次的方案规划,是基于调研事实为基础,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,我们团队头脑风暴了5次,并且和IT公司沟通了3次,才给出解决方案我们还电话连线了上次讲课的老师,他也给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,我们很受启发。接下来,开始我的汇报:首先,我们调研发现……所以,针对调研中收集的问题,我们商讨后给出的思路是…
接下来,我用一张图给出我们的实施框架…第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……做法是…第二部分,我们的目标是…做法是…最后,我们调研了两家IT供应商,了解了大概费用是好的,我的汇报完毕,请大家给出意见和建议。”
一个小时的报告,王总将自己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以及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讲解。
张董首先说道:“感谢王总这两周的努力,这版方案比上次有了明显改善,重要的是从业务角度出发,发现问题给出方案。下面请大家看看,有没有什么意见?”
此时,总经理李总说道:“我以前理解的数字化,就是增加一个数字化的卖货渠道,比如天猫、直播都是渠道,你今天提的数字化感觉不像是一个单一渠道,好像不分线上、线下,你要做的是全渠道覆盖吧,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。那么,公司现在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做全渠道管理,而且还需要IT部门投入大量支持。根据刚才的汇报,我的理解是要对公司的整体架构做变革哦,这样对我们的原有业务会有影响,毕竟公司的线下销售占了95%以上,经销商销售占比高达80%,如果我们贸然变革,影响了渠道利益怎么办,这样会伤害我们的营收根基啊。因此,我想我们能不能先从一个数字化渠道做起呢?”
接着,销售部方总发言:“王总提到的‘赋能概念’特别好,我也赞同这种利他思维’,帮助经销商盈利,我们才能赚钱。你提到当前门店的经营能力落后,不能掌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,经过上次的培训学习,我也看到了当下确实存在差距。但是,包括我们自营门店在内的渠道员工,平均年龄在38岁,大家都习惯了以前的做法,这些固有思维和习惯改变起来是很困难的。”
IT部门顾总也跟着发言:“我有几点疑问:一,你提到的业务运营系统与智能营销系统都很好,可是我们之前的系统是花了280万元购买的,才用了一年,自营店和部分经销门店都在使用。如果直接替换,成本会不会有点高呢?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?二,部分经销商也同时经营其他品牌,让它们使用我们的系统比较难。三,我之前给经销商培训POS系统使用,就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它们的学习能力和配合意愿,不会有我们想的那么好,尤其植入了更多功能的POS系统,还有云计算、大数据这些概念,它们更是一头雾水。按经验,它们是很难配合执行的。四,你提到经销商使用我们系统后,公司可以获得最终消费者数据,这个非常好,也是我们当前亟须的。只是,经销商不会那么做,它们害怕将客户数据给到我们。我们需要打消它们的疑虑。”
不知不觉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。从大家发言,大致能感受到各部门的疑虑:

(1)担心组织大调整,伤筋动骨。万一不成功,影响主营业务,损伤营收根基。

(2)担心数字化伤及自己部门利益。以往,渠道销售是公司的主力、增收的核心,而如今,有可能变为众多渠道中的一个“数字化触点”,地位下降。还可能要受制于未来“数字化部门”。

(3)如果“数字化转型”仅仅定位于一个“卖货渠道”,那么传统的管部门就不会受影响,大家平起平坐,有话好说。担心T系统的重构,对原有系统结构做较大调整,“劳民伤财”。(4)担心经销商不可控。经销商有自己的小算盘,不会跟随公司转型的步法,数据的回流更是难上加难。
面对大家的质疑声,王总觉得不知所措…(未完待续)

注:本文摘取自喻旭老师所著《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》

关注:喻旭 公众号关注:喻旭 个人号

You may also like...